近日,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一则行政处罚公示表,宝付网络因四项违规被处以人民币305万元罚款,责令限期改正。
违规行为类型为: 1、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; 2、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; 3、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; 4、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。 此外,时任宝付网络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祥对宝付网络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以下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:1.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;2.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;3.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,处以罚款人民币11万元 时任宝付网络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风控负责人陈文练对宝付网络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以下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:1.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;2.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,处以罚款人民币5.25万元。 值得注意的是,12月7日,宝付网络就因三项违规被处以人民币58万元罚款,责令限期改正。 反洗钱监管不断升级 近年来,监管部门持续推进反洗钱严监管的决心。 据统计,2020年央行对614家金融机构、支付机构等反洗钱义务机构开展了专项和综合执法检查,依法完成对537家义务机构的行政处罚,处罚金额5.26亿元,处罚违规个人1000人,处罚金额2468万元。 特别是去年以来,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,境外赌场、赌博网站加大对我国公民招赌力度,反洗钱合规成为整个支付行业的焦点。对此,监管也在推进相关法规逐渐完善。 2021年10月央行正式发布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》,标志着支付监管力度升级,对跨境赌博、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严防高压态势。 2021年1月,央行发布《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第六十六条明确提出,非银行支付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,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国家反洗钱相关法律、行政法规、规章等进行处罚;情节严重的,由中国人民银行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 今年8月1日施行的《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》,更是完善了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,正式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适用范围。 |